- · 《医疗装备》征稿要求[05/29]
- · 《医疗装备》投稿方式[05/29]
- · 《医疗装备》收稿方向[05/29]
- · 《医疗装备》数据库收录[05/29]
- · 《医疗装备》栏目设置[05/29]
- · 《医疗装备》刊物宗旨[05/29]
医疗器械集成电路封测亟待高端突破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核心提示:近日,工信部批复组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和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 两家中心的创建,必将进一步汇聚创新资源,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
核心提示:近日,工信部批复组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和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 "两家中心的创建,必将进一步汇聚创新资源,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
近日,工信部批复组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和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
" 两家中心的创建,必将进一步汇聚创新资源,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服务于制造强国战略。同时,布局建设这两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为了弥补我国这些产业发展中的长期存在的短板问题。"赛迪智库科技与标准研究所技术创新研究室主任宋亮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破高端医疗器械发展瓶颈
" 高性能医疗器械是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社会稳定、民生保障的国之重器。"宋亮表示。
工信部科技司相关人士表示,高性能医疗器械技术门槛高、学科交叉多、附加价值高、发展前景广,在医学临床诊疗和健康保障中具有关键作用。当前,我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在基础材料、核心器材与部件、高级工艺、智能系统等方面,还面临发展瓶颈。
宋亮介绍,当前我国中低端医疗产品在国际市场认可度较高,低附加值的耗材产品更是主导国际市场。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国生产的医疗装备基本满足了疫情防控、患者救治的大部分需求。但是,在高端医疗器械方面,如人工肺、有创呼吸机高端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全降解血管支架、生化检测、植入器械等,我国仍受制于关键核心技术、零部件和装备等瓶颈,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发达国家占领,90%以上的高性能医疗器械和设备依赖进口。
对此,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将依托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股东包括迈瑞生物、联影医疗、先健科技、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行业骨干单位。
工信部科技司相关人士指出,创新中心将围绕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领域的高性能医疗器械需求,聚焦高端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和生命体征监测、先进治疗、植介入器械、康复与健康信息等重点方向,着力打通原理和技术、关键材料、关键器件、系统和产品等研发和产业化链条,扎实推进医疗器械领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我国高端医疗设备生产制造和整体产业水平。
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
宋亮说: "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而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宋亮强调,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不但直接影响着集成电路本身的性能,还影响着电子整机系统的小型化、多功能化、可靠性和成本等方面,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安全,因此越来越受到业界的普遍重视。
" 在市场拉动和政策支持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其中,封装测试技术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装备和材料被国内外生产线采用,区域集聚发展效应更加明显。"宋亮表示。
据了解,此次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依托江苏华进半导体封装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组建,股东包括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天水华天、深南电路、苏州晶方和中科院微电子所等集成电路封测与材料领域的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
工信部科技司相关人士指出,创新中心将充分发挥前期在先进封装和系统集成领域的技术积累,围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需求,通过集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突破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建设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发展。
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 两家创新中心要解决行业和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缺失、核心零部件供应不足等问题,加快补齐短板,抢占发展制高点,推动产业整体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宋亮表示。
围绕制造业创新中心目标,宋亮认为,两家创新中心应做好下面这几件事情:
一是把共性技术研发放在核心位置。围绕产业急需,制定明确的技术发展规划,加大研发投入,在关键共性技术上源源不断的取得突破,支撑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重视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解决好技术在工程化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材料、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难题,为支撑行业技术水平提高,跨越实验室到工程化产业化之间的 "死亡峡谷"提供保障。
三是突出行业辐射带动作用。用好产业创新联盟,积极为本领域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转移转让、技术咨询、技术评价等技术服务,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在行业内扩散、流动、共享、应用。
四是注重市场化运行机制建设。创新中心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化应用为目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并为行业提供服务,争取更多的经营性收入,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突破关键共性技术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宋亮强调,制造业创新中心是新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具有开放、协同、高效等新特征。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一定要把握定位、集聚资源、创新机制、协同推进,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速科研成果转移扩散和商业化应用,最终是要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宋亮还建议,创新中心要提升开放性,注重协同性和高效性。作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强调开放性是建设创新中心的重要原则之一。一方面,是创新中心参与单位的开放性,要鼓励优势单位通过参股等方式加入;另一方面,是创新中心研发资源和技术合作的开放性,包括仪器、设备、人才、信息等。
" 创新中心肩负着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不仅要发挥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还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参与,建议两家创新中心进一步吸纳领域内各种创新力量,齐心协力攻克关键共性技术,更好发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功能。"宋亮说。
宋亮表示,创新中心应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有效制定和落实各项企业制度,确保创新中心可以高效运行,避免走回科研事业单位的老路。(记者 曹雅丽)
转自:中国工业报
文章来源:《医疗装备》 网址: http://www.ylzbzz.cn/zonghexinwen/2020/0529/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