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医疗装备》栏目设置[05/29]
- · 《医疗装备》数据库收录[05/29]
- · 《医疗装备》收稿方向[05/29]
- · 《医疗装备》投稿方式[05/29]
- · 《医疗装备》征稿要求[05/29]
- · 《医疗装备》刊物宗旨[05/29]
装备工业有力支撑制造强国建设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挺起中国工业“脊梁” ——“十三五”装备工业有力支撑制造强国建设 全球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蓝鲸1号”“蓝鲸2号”完成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任务,“复
挺起中国工业“脊梁”
——“十三五”装备工业有力支撑制造强国建设
全球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蓝鲸1号”“蓝鲸2号”完成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任务,“复兴号”动车组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使我国再次成为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目前世界在建的最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全线封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工业机器人消费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首台套120万吨/年乙烯装置创造乙烯三机投料首次开车速度最快的世界记录……这一连串的世界之“最”,展现了“十三五”期间我国装备工业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
装备工业是工业的脊梁,是国之重器,涉及门类广、产业链条长,其转型升级对于我国整个工业体系的优化提升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十三五”时期是装备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这五年来,装备工业在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地支撑引领作用。
强化创新驱动
推动高端装备研制攻关
惟进取也,故日新。创新决定未来,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为了推动我国装备工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工业的发展,国家层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专项项目。“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强化创新驱动,组织实施重大专项,全面推进大型飞机重大专项、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切实加快高端装备的研制攻关。通过自主创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显著,取得了一批新的重大成果。
航空装备具有技术复杂度高、价值量高的特点,“十三五”期间,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C919飞机于2017年5月成功实现首飞,目前已完成6架试飞飞机的制造,正在全面开展试验试飞工作;ARJ21飞机2016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截至2020年9月底已累计交付中航集团、东航集团、南航集团等7家客户共34架,安全运行超4万小时,运送旅客超120万人次;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功实现陆上、水上、海上首飞;中法联合研制涡轴-16发动机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消费级民用无人机产品占据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且80%以上出口欧美国家。
通过数控机床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我国重塑了机床产业创新生态,中国机床装备已整体进入数控时代,五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研发和产业化攻关,高档数控机床“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实现了从500小时到1600小时的艰难跨越,部分达到国际先进的2000小时,精度整体提高20%;国产高档数控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20%以上;大型重载滚珠丝杠精度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五轴镜像铣机床、1.5万吨充液拉伸装备等40余种主机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飞机结构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运载火箭高效加工、大型结构焊接等关键制造装备实现突破,国内首个轿车动力总成关键装备验证平台解决了汽车领域国产机床验证难题。
在船舶领域,全球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蓝鲸1号”“蓝鲸2号”完成了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任务。这两座“巨无霸”在制造工艺等方面实现了重大创新及突破,最大钻井深度均超过15000米,代表了世界海工装备领域的中国深度,使我国跻身世界海工装备的高端领域。国产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破冰科考船“雪龙2”号、大功率绞吸式疏浚船舶“天鲲号”“新海旭”等交付使用,全球首艘超大型智能矿砂船、超大型智能油船和超大型智能集装箱船交付营运,国产大型邮轮进入实质性建造,国产极地探险邮轮成功交付并完成南极首航。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电力装备制造业需不断自我完善,以满足电网经济可靠的运维方式。在电力装备领域,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成功实现全压送电,三门核电站、海阳核电站AP1000项目已完成装料并网发电,“华龙一号”海外首堆热试成功,目前世界在建的最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全线封顶。
石油石化装备也在向高端化迈进,2400吨沸腾床渣油锻焊加氢反应器实现突破,首台套120万吨/年乙烯装置创造乙烯三机投料首次开车速度最快的世界记录,10万标方级大型空分成套装置、日处理煤高达3500吨的干煤粉气化炉等相继研制成功。
一直以来,高端医疗装备都是外资品牌唱主角, 中国企业想要立足这个行业困难重重。通过攻坚克难,我国1.5T和3.0T磁共振的超导磁体、射频/谱仪等关键部件打破了国外垄断;第三代心脏支架、重离子治疗系统等一批高端医疗装备实现了突破,北京天智航研制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海联影研制的全球首台全景动态2米PET/CT已在美国医学科研机构装机使用。我国企业生产的CT、磁共振和直线加速器等产品已销往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家医疗机构。
文章来源:《医疗装备》 网址: http://www.ylzbzz.cn/zonghexinwen/2020/1024/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