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抑郁症是可治疾病!专家呼吁轻度患者也应尽早

来源:医疗装备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健康受到关注。在4月28日举办的第十三届健康中国论坛平行论坛“精神卫生:疫情常态下的心理健康促进”上,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世界卫生组织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健康受到关注。在4月28日举办的第十三届健康中国论坛平行论坛“精神卫生:疫情常态下的心理健康促进”上,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危机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主任杨甫德教授表示,“随着疫情常态化,抑郁焦虑发病风险增加,全社会更需关注精神健康问题。其中,通过长期不懈的疾病科普教育,持续改变认知与行为,逐渐消除患者的病耻感,是帮助提高就诊率的有效方式。”

据了解,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多维度、异质性精神障碍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约5400万,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与高患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抑郁症识别率、就诊率及治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在中国大陆,抑郁症就诊率仅8.7%,就诊患者中约51.5%使用药物治疗。

“抑郁症作为‘沉默的杀手'很容易被忽视,一方面它容易隐藏在其他病症背后,不容易发现,往往精神科不是患者的首诊科室,另一方面公众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导致社会对抑郁症普遍存在误解,‘病耻感'使患者和患者家属选择讳疾忌医,这两方面是造成抑郁症就诊率、治疗率低的主要原因。”杨甫德教授解释说。

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显著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许多患者会产生自我评价过低、睡眠障碍、注意力下降等症状,难以维持正常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患者承受着健康与经济双重负担。“渡过”抑郁互助康复社区创始人张进用“无知、无助、无力、无望、无奈”来形容深陷抑郁的心态。

“抑郁症是可治的疾病。”杨甫德教授指出,“即使是轻度的抑郁症患者也应该尽早接受正规治疗。患者尽早就医,及早接受规范化治疗,病情可以缓解和康复;坚持长期治疗,提高药物依从性,有助于全面缓解抑郁患者的症状,避免复发,帮助其最终回归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状态。”

“抑郁症的治疗以恢复社会功能为最终目标,为帮助抑郁患者恢复社会功能,不仅需要有效的药物治疗和专业的心理咨询,还需要社会长期的系统性支持。”张进现场呼吁,“抑郁症的预防、疗愈和康复是一个复杂而漫的过程,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全方位地帮助患者走出‘抑郁',回归社会。”

在此次论坛上,由灵北中国支持的“2021年绿丝带主题科普活动”启动,该活动旨在持续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有效联动社会各方力量,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推动全民精神健康。

“我们一直致力于持续不断地推动公众、患者与医生的教育,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灵北中国总经理戴麓然表示,灵北中国连续三年支持‘绿丝带专题科普活动',联动了政府、专家、媒体等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中国精神卫生科普教育,未来我们也会继续支持该活动。

与会嘉宾共同呼吁,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医疗机构、患者组织和企业等多方社会力量更应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促进公众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识,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及社会的疾病负担,助力中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文章来源:《医疗装备》 网址: http://www.ylzbzz.cn/zonghexinwen/2021/0429/1505.html



上一篇:乡下治胃痛的野草,也是风湿的“天敌”,其它
下一篇:为何以前很少人得癌,如今生活条件、医疗条件

医疗装备投稿 | 医疗装备编辑部| 医疗装备版面费 | 医疗装备论文发表 | 医疗装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医疗装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